數位新聞與傳統文本不同 受演算法影響甚鉅 優質新聞終究難以傳播

2023 年 09 月 21 日 | 卓越新聞電子報

donation

宋思彤|特約記者採訪報導

第21屆卓越新聞獎「新聞敘事創新獎」由《報導者》專題奪下,除了分解沉浸式詐騙的手法,以第三人視角解構詐騙問題外,更從數位策展形式模擬當下情境。評審指出,不論是網頁設計、圖文的內容都相當完備,讓讀者擁有良好的閱讀體驗。

卓越新聞基金會舉辦「2023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」座談活動,邀請第21屆卓越新聞獎「新聞敘事創新獎」的入選作品團隊進行分享,也邀請當年度的評審林日璇、李明哲、林廷宜、陳雅惠、鄭國威等人,分析歷年作品的演變趨勢與優劣勢。

鄭國威(左起)、林廷宜、陳雅惠、李明哲、林日璇五位評審出席,與入圍團隊及聽眾一同進行座談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鄭國威(左起)、林廷宜、陳雅惠、李明哲、林日璇五位評審出席,與入圍團隊及聽眾一同進行座談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與談過程中,許多評審同時點出「演算法」對新聞界的影響,以及全體新聞人的焦慮「商業模式的摸索」,並與聽眾展開熱烈討論;也有評審引用「媒介即訊息」的大框架,提醒製作數位專題時,應該要思考的方向與內容。

「2023 創新敘事小論壇」專題分為兩篇,分別簡介作品內容與評審講評。本篇為第二篇,將深度紀錄五位評審對歷年獲獎作品的趨勢觀察,以及針對新聞媒體「數位敘事」的想像與期許。

創新敘事更加創新,歷年作品呈現不同風貌

「老實說,其實在評審過程中有很多遺珠」,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鄭國威提到,很多作品具有值得鼓勵的亮點,「如果沒有被鼓勵到其實蠻可惜的」。

他表示,雖然平常的工作會看到數位報導,但在擔任評審的過程中,意外看見了許多平常沒有看過的作品,「如果台灣的閱聽人,都可以知道這些優秀的作品,大家還會說記者不認真嗎?」

林廷宜認為,這些作品都有很強的視覺整合能力,利用不同媒材來呈現,充滿了不同亮點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林廷宜認為,這些作品都有很強的視覺整合能力,利用不同媒材來呈現,充滿了不同亮點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林廷宜說,在評審過程中,彷彿走進了校園中,看到了年輕學生的創意。專長在敘事設計與視覺轉譯的她,認為每件創新敘事作品「都包含了實踐、社會議題的關心,每個媒體也都在技巧、研究、圖文上做出許多突破,看了既興奮又讓人緊張」。

回到這五件作品,林廷宜指出,他們都成功在不同觀看載具上,結合了傳統圖片、文字;甚至透過遊戲、3D 動畫來表現,都令她十分驚艷,尤其這些專題都有很強的整合能力,透過公開資料進行有效率的整理,並以視覺化的形式呈現。

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雅惠說,她不只看到了作品內容的品質,甚至對「台灣的新聞」產生了無比的信心。她認為,這一群年輕記者對社會議題有想法,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奮鬥、合作,也讓她看到了「大家對於社會關懷不減的力量」。

林日璇擔任本屆召集人,並分析各個年度得獎作品的多元面貌與趨勢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林日璇擔任本屆召集人,並分析各個年度得獎作品的多元面貌與趨勢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評審召集人、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,她以歷年「新聞敘事創新獎」的演變指出,從第一屆的得主〈急診人生〉,到本屆的入圍作品囊括遊戲、虛擬實境、訪談結合影音等形式,媒材變得相當多元。「這五組都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,他們都想要把『議題』帶到大家面前」,林日璇認為,今年的入圍作品都利用了第一人稱的視角,讓閱聽眾產生代入感。

林日璇也指出一個特點,過往作品大多利用數位情境或遊戲,帶起閱聽人的動機,讓觀眾去閱讀數篇新聞文章,藉此深入該議題,但經過這幾年的摸索,許多數位專題已經採用「自然對應」(natural mapping)設計,將故事融入新聞沉浸的體驗之中,更減少了傳統媒材與數位媒介的斷裂感。

「媒介即訊息」:不要為了數位而數位

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李明哲以不同的角度,看待新聞專題的「數位型態」。

在《認識媒體》(Understanding Media)一書中,傳播學者麥克魯漢將媒介的內容,比喻成一個鮮美的肉塊,用來分散「心靈看門狗」的注意力。換句話說,我們很容易錯過一些微妙的、長時間的結構性變化。

就如同麥克魯漢所說的:「媒介即訊息」(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),閱聽眾在理解訊息時,會受到其「傳播方式」的影響。而這個傳播方式,則是李明哲想要討論的焦點。

李明哲以哲學的角度切入,提醒新聞工作者思考數位專題「意義呈現」的重要性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李明哲以哲學的角度切入,提醒新聞工作者思考數位專題「意義呈現」的重要性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李明哲認為,在數位文本的變化之下,身為新聞工作者更應清楚了解:並非單純「表現得更好」。而是要先理解到「我跟傳統媒體不同之處」,進而鎖定在這些地方補強,才能製作出一個截然不同的數位專題。基於這樣的思考模式,他提到,許多作品的內容面值得肯定,但表現形式上較為制式,甚至少了些新意,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。

「我們20年前在問的是『如何讓數位帶進去』,現在大部分的追問是『不要為了數位而數位』」,這是時代演進之下必然產生的變化,不過這也顯示出了內容數位化後,更需要找出其強項與特色。換句話說,要從數位的角度,思考如何表現出與傳統文本「意義呈現」上不同的地方,才能成為一則有亮點的數位專題。

看似有些哲學的思考,但李明哲認為,對一個問題追問的澈底性、哲學性,最後會決定這件作品的創新程度有多高。他除了以電影為例,強調手法與形式的重要性之外,也強調在創作過程中「迷失」是必經之路,但仍舊要追問、思考最根本的問題,才能在想法上有所突破。

林日璇最後補充「個人空間」的概念,包括元宇宙從2D的平面網路變成3D空間,蘋果公司即將推出的頭戴顯示器強調空間運算——未來的數位專題,是否可以完全讓人「走」進空間,甚至能夠與之互動?她期許未來的數位專題,能夠預作資訊3D化的準備。

新聞會不會消失?如何找到商業模式?

「現代的年輕人已經不看新聞了,未來『新聞』到底會不會消失?」這是今年「世界新聞媒體年會」中的大哉問,也引出了新聞人的集體焦慮。

陳雅惠從事新聞教育多年,看到了新聞系學生、傳播學者的焦慮。從教育體系來看,在現今大學的場合中,新聞系趨於較弱勢的地位;從實務層面來說,現在的數位專題,呈現方式似乎已經脫離了傳統對「新聞」的認知、定義。

陳雅惠從事新聞教育多年,他正面看待新聞產業的未來與可能性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陳雅惠從事新聞教育多年,她正面看待新聞產業的未來與可能性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「新聞究竟會不會走入歷史?」

陳雅惠笑說,大家其實不需要把新聞想得那麼狹隘。她常在課堂上告訴學生,「新聞在不同的年代,面對不同的族群、社區、媒體載具,其實都有不一樣的面貌」。相較於過去的紙本、電視,這種相對大眾的傳播模式,現代網路走向分眾市場,重點更應該放在「把故事說好」。

「大家為什麼還願意來讀新聞、唸新聞呢?」陳雅惠舉最近的「白飯之亂」為例,其實許多學生也相當不以為然,甚至「快要炸開了」。她認為,台灣其實有很多優質的新聞作品,願意報導與公共相關、探究社會議題——「什麼東西值得被我們保存下來、什麼作品值得被繼續傳遞下去」,她相信,這些就是新聞價值的所在。

李明哲也以商業的角度,來討論數位新聞盈利的可能性。以往報紙、電視媒體有穩定的獲利模式,但網路媒體尚未找到穩定的收入來源,「我們被逼著討論新聞、數位、敘事、賺錢之間的關係」。他也指出,「新聞專題」的商業型態或許能做為借鏡,成為未來「數位新聞」效法的目標。

不過,即使新聞不會消失、商業模式建立,甚至找到了特殊的表現手法,這些優質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隱憂——它們很難被傳閱到閱聽人、觀眾的手中。

突圍社群演算法?或是開創新的敘事方式?

「我們頭頂的一個大魔王,就是演算法」,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(現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)一語道破,演算法興盛的當前潮流,新聞業確實不是得利的那一方。

鄭國威認為許多數位敘事作品相當創新,且具有潛力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鄭國威認為許多數位敘事作品相當創新,且具有潛力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鄭國威感嘆,現代人身處在內容資訊量爆炸的時代,主動尋找內容的意願明顯降低,除了社群網站,還有AI科技順應而生的產物,甚至近期Meta推出的社群網站Thread,「太多東西要搶奪我們的眼球了,我們的注意力被填塞的太嚴重」。不只閱聽人吸收到的資訊碎片化,就連優質的產製內容也很難被推播上去。

與談過程中,也有聽眾提出不同想法:演算法並非洪水猛獸,而是一條可控的「河流」。聽眾認為,只要搞懂演算法、成功掌握這條河流,就能成功將自己的內容傳播出去。聽眾認為 YouTube頻道「老高與小茉」即是一例——降低敘事成本、提高頻率,或許就能成功被演算法相中、提高能見度。

不過,「跟隨演算法」真的成為了當代新聞界的宿命嗎?

根據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(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,RISJ)最新發表的《2023 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》(Digital News Report 2023)指出,有近半數的18-24歲民眾,獲取新聞的管道是「影音平台」,傳統認知上的Facebook、Twitter比例反而正在下降——或許要讓要讓年輕人主動閱讀新聞,不能只單單倚靠演算法。

現場聽眾針對「演算法」進行提問,與評審、入圍團隊展開相當熱烈的思考與對話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現場聽眾針對「演算法」進行提問,與評審、入圍團隊展開相當熱烈的思考與對話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「現在並沒有一個好的演算法,可以把這些作品推進來」,鄭國威強調,某方面而言,它限制了使用者可以接觸到的內容。過去也有許多媒體嘗試製作APP,但僅能接觸到有安裝、下載的閱聽眾,「跨出了這個圈子,新聞作品就很難被看到」。此外,也有部分聽眾認為「卓越新聞獎」應該承擔起這個重責大任,以不同形式或載體推送受肯定的作品。

英國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同一份報告,也提出了未來可能的趨勢指標:有越來越多人選擇用「聽」的方式了解新聞,這也替未來新聞的敘事手法,增添了新的選項。

究竟該如何以不同方式,將優質報導擴散出去,成為了當代新聞人,除了產製優質內容、使用創新敘事的架構外,更需要思考的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