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時代讀者注意力有限 不能「為數位化而數位化」 要提供對讀者有利的內容

2023 年 09 月 20 日 | 卓越新聞電子報

donation

宋思彤|特約記者採訪報導

隨著網路新媒介時代的來臨,傳播方式早已不限於文字、影像、聲音等單一載體,如何結合多種敘事方式,並做出有層次的結構與鋪排,才有機會抓住閱聽人的注意力,並讓欲呈現的議題獲得重視。

卓越新聞獎自2020年首次設立「新聞敘事創新獎」,鼓勵媒體以創新方式產製新聞內容,並增進閱聽人對新聞的理解程度。獎項頒發三年以來,從傳統媒體到網路原生媒體,都有相當優秀的作品入選。

「2023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」邀請2022年卓越新聞獎的評審與入選團隊進行分享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「2023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」邀請2022年卓越新聞獎評審及入選團隊分享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卓越新聞基金會舉行「2023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」座談,邀請2022年新聞敘事創新獎入選及獲獎團隊與會,並請他們就發想議題、製作過程與研究取徑等層面進行分享。5件作品分別來自《報導者》、《聯合新聞網》、公視P#實驗室,以及動物議題取向的《窩窩》。論壇亦邀請新聞敘事創新獎的五位評審與談,也充分與聽眾交流想法。

「2023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」專題分為兩篇,分別簡介作品內容與評審講評。本篇為第一篇,將深度介紹5件入選作品的製作理念、作品呈現手法與議題省思,並認識當代的傳播模式與閱聽人型態。

交友×PUA×假投資:分解「沉浸式詐騙」手法,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

由非營利媒體《報導者》製作,將三種新型網路詐騙的樣態——交友網站、PUA話術、假投資,透過數位策展形式模擬當下情境,整合流暢的捲動頁面、寫實圖像與文字情節,讓讀者具備良好的閱讀體驗。

由《報導者》製作的專題,奪下第二十一屆卓越新聞獎的「新聞敘事創新獎」。(圖片來源:《報導者》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擷圖)
由《報導者》製作的專題,奪下第二十一屆卓越新聞獎的「新聞敘事創新獎」。(圖片來源:《報導者》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擷圖)

該數位專題的特別之處,除了透過模擬對話,讓讀者隔空感受到受害者當時的心境外,更試圖從第三人視角解構問題,將解法集中在後段,是一篇架構完整的數位型態解釋性報導。

「這篇報導並不是單純只是為了『多媒體化』而多媒體」,《報導者》記者兼策展編輯洪琴宣說明,選擇將國內相對常見的詐騙議題以不同形式呈現,是諸多原因之下的考量——最核心的原因,是想要打破讀者先入為主的想像。

洪琴宣認為,如果《報導者》當初也是做一般的文字報導,讀者可能根本不會點開,「他們會覺得這不關我的事,反正我不會被騙,然後就關掉這篇文章」。她透露,當初團隊有想過以訪談內容作為基底,將事件做成簡單易操作的遊戲,「但我們發現這個想法很危險,因為假設讀者過關了,更容易加深他們對詐騙的既定印象,反而會成為反效果」。團隊也想過參考網紅二師兄的臉書貼文,以社群策展的型態呈現,後來也擔心模糊焦點而作罷。

不應該只是為了多媒體而做,《報導者》團隊列出了必須多媒體化的三大思考點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不應只是為了多媒體而做,《報導者》團隊列出了必須多媒體化的三大思考點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「真正重要的,其實是要讓讀者體驗過程中可能會經歷的事情,並且從中解釋這些詐騙手法的陷阱」,團隊以6位受訪者的採訪內容為基底,重新改寫詐騙對話的內容,並加入精準的人物設定,讓整個專題在虛實的體驗之間更容易理解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報導中使用的人物圖像,並非使用插畫合成,而是透過「AI 圖像生成工具」,模擬出一個完全不存在、卻又與真人極為相似的照片,更增加了報導的沉浸體驗。洪琴宣補充,裡頭的素材雖非直接引用自受訪者,但每一句話跟內容「都可以對應到受訪者告訴我們的內容,我們做了一個改變跟轉移,成為一個很貼近真實的報導。」

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?

從台灣青壯年普遍關注的「居住正義」議題作為切角,該則數位專題由《聯合報》製作,專題中運用互動式圖表呈現大量價格資訊,讓讀者透過數字了解自己與居住議題的切身關聯性。

近年居住正義廣受年輕族群討論,《聯合報》以個人化互動,做出六都房價的試算系統。(圖片來源:《聯合報》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擷圖)
近年居住正義廣受年輕族群討論,《聯合報》以個人化互動,做出六都房價的試算系統。(圖片來源:《聯合報》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擷圖)

《聯合報》數位內容製作人蔡佩蓉提到,當時製作專題的時候正逢疫情三級警戒,「許多人以為房價會下跌,但在大環境、低利率的影響之下,房價是不跌反漲」。團隊在田調之後,發現許多人對於購買地段與預算的變化相當有感,因此決定以此為題,發展一個互動式專題。

為了呈現專題主軸「為什麼年輕人買房越來越難」,團隊透過試算薪水與房價的方式,凸顯買房的世代差異。蔡佩蓉強調,他們特地將專題的TA(Target Audience,目標族群)設定在35歲以上的年輕人,因為這群人正面臨著租屋或買房的轉捩點,對於居住的議題也更有感。

搜集這些資料可是一個大工程,因此《聯合報》製作團隊多方面查詢資料、請教專家,確保讀者能夠看到更貼近實際情形的計算結果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搜集這些資料可是一個大工程,因此《聯合報》製作團隊多方面查詢資料、請教專家,確保讀者能夠看到更貼近實際情形的計算結果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至於這些資料該怎麼收集?蔡佩蓉解釋,除了善用政府機關的公開資料外,也參考部分房仲、租屋網整理好的公開數據。不過,實價登錄的資料量龐大,一些特殊的交易資料也需要排除,這牽涉到了專業的統計方法,因此決定與專家合作。

而專題中令人驚艷的試算公式,蔡佩蓉透露,是在網路上的理財粉專發現,在取得作者授權的前提之下,再交由工程師來製作試算模板。不過她也坦言,選擇使用的數據和各項參數設定,都會影響試算結果。因此,團隊在製作專題時,也多方面的查詢資料、請教專家,確保計算的結果不會失真。

專題推出後,內容不只在房產圈之間擴散,也在年輕網友之間引發迴響,尤其互動式的功能,也提高了讀者對新聞的理解。「關於居住正義這個議題,其實很多角度可以切入,但一個數位專題的內容必須要『精練』」,蔡佩蓉認為,在數位時代下的讀者注意力有限,因此必須要提供對讀者有利的內容,「幫助各位找到適合自己的居住選擇。」

太平洋邊上的太空夢——解析國產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飛行歷程

由「科普式圖解」的新聞形式,拆解台灣首顆國產的類衛星載具火箭「HTTP-3A」,從製作、模擬到實際發射,透過文字與3D圖像還原的相互輔助之下,讓讀者更直觀地了解火箭的製作情形。

《報導者》透過捲軸式的3D動畫輔佐,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地參與了火箭HTTP-3A的發射過程。(圖片來源:《報導者》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截圖)
《報導者》透過捲軸式的3D動畫輔佐,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地參與了火箭HTTP-3A的發射過程。(圖片來源:《報導者》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截圖)

從小在香港長大的《報導者》設計師江世民,對於台灣第一顆登上太空的「類衛星載具火箭」相當有興趣。原本因為時序與人力調度,無法深度解析這枚火箭,不料,恰好碰上了火箭首飛延期,才有機會製作這則專題。

對於讀者而言,科普類型的新聞門檻高,需要較多的解說篇幅,才能讓讀者擁有相當的背景知識。而在視覺化的選擇上,團隊選擇了不同於以往的做法。

「攝影記者雖然可以帶來比較真實的環境,但在發射的過程,其實很難用攝影師捕捉完整的流程」,江世民解釋,照片雖然真實但依舊有所侷限,因此專題加入了部分3D動畫,讓讀者產生更具象的了解、也更有臨場感。

這是江世民睽違兩年多以來,第一次到現場採訪。他認為,能夠身處當下親身觀察,對於了解火箭結構很有幫助:從暸解火箭的原理與概念、實際認識火箭的結構,到發射之後火箭的移動,都能夠全盤認識。「最重要的是,我對這個東西本身就很有興趣,所以自己覺得很好玩、很滿足」。

《報導者》設計師江世民為了這則報導,特別遠赴火箭發射現場,親眼見證也讓動畫繪製的過程更加順利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《報導者》設計師江世民為了這則報導,特別遠赴火箭發射現場,親眼見證也讓動畫繪製的過程更加順利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出外採訪的新聞設計師,真的是少之又少。「因此,我相信很多人會好奇,設計師去採訪有什麼好處?」江世民認為,設計師會以主體的視覺概念,作為提問的切角,所以會問一些「看似過度細節」的東西,例如引擎上的控制閥、燃料罐等,但實際上都對3D動畫製作頗有幫助。

先設計好風格,接著利用文字或草圖做動態分鏡——這是設計師製作新聞專題的前置步驟,尤其「分鏡」格外重要。江世民說,動態分鏡就是用最醜的畫面,讓文字記者、PM、專家確定專題的內容架構,也可以減少設計做白工的機率。接著,就要製作3D建模,調整燈光、材質和濾鏡。過程中,也要隨時跟團隊保持良好的溝通,才能維持最好的品質。

江世民也談到,當時很多地方是犧牲睡眠時間而做,所以有些結構的材質,說明並沒有到很細緻,認為這是之後專題可以再精進的地方。他希望,自己可以「把每次的題目所學到的東西,帶到下一個題材上,然後一步一步往下走。」

等家的每一天:公立收容所調查

以動物為主體,關心動物生存環境的獨立媒體《窩窩》,推出的新聞遊戲〈等家的每一天:公立收容所調查〉,首次設計新聞遊戲就入圍了卓越新聞獎的「新聞敘事創新獎」。從遊戲帶入情境,美術、插畫風格之細膩,也被評審大讚「引人入勝、讓人有閱讀的動機」。

關心動物議題的獨立媒體《窩窩》,製作出收容所獸醫師為視角的互動式遊戲,讓讀者從闖關的選擇中,感受到他們的處境。(圖片來源:《窩窩》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擷圖)
關心動物議題的獨立媒體《窩窩》,製作出收容所獸醫師為視角的互動式遊戲,讓讀者從闖關的選擇中,感受到他們的處境。(圖片來源:《窩窩》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擷圖)

「進行採訪的時候發現,如果做成文字深度報導會有所限制,因此想要更進一步,發展成多媒體的形式」,《窩窩》記者陳信安認為,文字能夠交代獸醫師每一天的工作,卻很難讓讀者將心比心,若透過遊戲,或許能讓玩家同情共感;遊戲中也帶入了「收容所」的情節,陳信安希望能讓讀者用不同形式,走進這失落的一角。

整個遊戲分為三大事件架構,動物入所、動物爆籠、動物出所。不倫是因源頭問題、民眾棄養,或者是過程中的傳染病、安樂死問題,都是遊戲的重要節點與元素。遊戲的主軸,也在名稱上展露無遺,獸醫師發自內「心」的一個決定,將會影響整個收容「所」的走「向」,也就是遊戲的名稱——心之所向。

為了打造更接近真實的環境,一共設計出了96條遊戲路線。簡報圖片中,《窩窩》製作團隊將每條路線印出來核對,確保故事的合理性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為了打造更接近真實的環境,一共設計出了96條遊戲路線。簡報圖片中,《窩窩》製作團隊將每條路線印出來核對,確保故事的合理性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「架構建立後,接下來要建立的是玩法,」陳信安說明,為了增加遊戲的難度,還各自延伸了一些支線下的額外壓力,最終總共產生了4個存活數值、96條遊戲路線。從問卷搜集、親身訪查到實地訪談,遊戲中發生的每一個故事,都是取材自於收容所獸醫們的親身經歷。在報導中提到的四大問題,也化為了遊戲存活的關鍵指標:動物福利、收容資金、人物壓力、收容犬隻。

令人好奇的是,設計如此偌大、複雜的遊戲,要如何確保它能夠正常運行?

「這是遊戲初期設定的路徑,其實非常複雜,也要確定它的選擇是可以進行,」陳信安提到,要確定現在的環節沒問題,才能繼續下一步的討論,甚至UI的設計是不是夠直覺,都是團隊需要考慮到的,「也就是說,細節非常重要」。

誰偷走你口袋的錢?解密一頁式詐騙

同樣鎖定詐騙型犯罪,由公視P#實驗室製作的數位專題,則將焦點鎖定在「一頁式詐騙」。評審認為,專題透過橫向捲軸的敘事手法,並以文字穿插遊戲場景的手法,降低讀者閱讀長篇文字的門檻,讓讀者易於理解這個龐大議題。

網路上氾濫的「一頁式詐騙」,公視P#團隊以橫向捲軸的RPG闖關形式,讓讀者輕鬆理解從上游到下游的責任與難處。(圖片來源:公視P#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擷圖)
網路上氾濫的「一頁式詐騙」,公視P#團隊以橫向捲軸的RPG闖關形式,讓讀者輕鬆理解從上游到下游的責任與難處。(圖片來源:公視P#官網╱特約記者宋思彤擷圖)

公視P#時任編輯董容慈分享,團隊在2020年底注意到這個現象,原本打算著手製作文字專題,不料卻遇到了2021年三級警戒,人力全部投入疫情新聞,專題製作也跟著停擺。好不容易等到疫情趨緩、重啟計畫,卻發現其他媒體已經做完這個題目。

「因此,當時我們直接被指派要做成數位專題」,但董容慈認為「不要為了數位而數位」,反而要找出新角度。團隊發現,其他媒體將焦點鎖定在受害的業者、警政系統的難處,集運商的角色等等,設計該款專題的公視P#新聞實驗室召集人曾芯敏說「我們認為可以透過數位專題來包裝,讓整個詐騙產業鍊完整呈現在讀者面前。」

公視P#新聞實驗室召集人曾芯敏、時任編輯董容慈,分享這則專題在製作時遭遇的困難與拉扯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公視P#新聞實驗室召集人曾芯敏、時任編輯董容慈,分享這則專題在製作時遭遇的困難與拉扯。(特約記者宋思彤攝)

「如何讓讀者對詐騙產生同理,也對一頁式詐騙的樣態有興趣,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」,曾芯敏也贊同《報導者》記者洪琴宣的觀點,團隊希望透過報導,讓這一群人知道「這個產業鍊正隨著大家的消費意識提升,而跟著進化」。

P#的專題雖然以遊戲型態製作,但「它其實只是一個假象」。

曾芯敏解釋,雖然遊戲有很多路徑,但最後的遊戲結局卻都相同,「不論你聯絡店家、聯絡物流,甚至是跟消保官投訴,最後都不會得到結果」。橫向捲軸的闖關場景,試圖想讓讀者抽絲撥繭找到方法,卻意外發現每個環節也都束手無策。

會以RPG風格製作的其中一個原因,其實是疫情之下的權宜之計,但這也意外成為了專題的最大亮點。

曾芯敏回憶,當初受限於疫情,很多單位採訪時「都安排在會議室,不讓我們去參觀任何的設備或設施,所以完全沒有任何照片可以使用,畫面素材也相當少」。因此,他們靈機一動,製作成RPG手繪的風格,並以徒法煉鋼的形式創造素材,也成為了這支數位專題的最大特色。